doc文档 和谐林业: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专业资料 > 经营营销 > 企业管理 > 文档预览
10 页 0 下载 14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和谐林业: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第 1 页 和谐林业: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第 2 页 和谐林业: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第 3 页 和谐林业: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第 4 页 和谐林业: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5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和谐林业: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内容摘要:

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张国庆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辽宁沈阳 110034 ;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安徽 246300) (通信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 58 号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办公室,邮编: 110034)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观、和谐林业研究进程、和谐林业的内涵,论述了和谐林业在生 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作用,提出了我国和谐林业建设的途径:林业社会化,林业生态 化,管理系统化,主体知识化,产业现代化。 关键词:和谐林业;生态文明;社会化;生态化;系统化;现代化;森林精神 中图分类号:S7-0 Q149 文献标示码:A Harmonious Forestry: The Basics of Ecocivilization Build ZHANG Guoqing (General Station of Forest Pest Management,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Shenyang 110034,China ;Forestry Bureau of Qianshan County, Anhui, 246300, China) Abstract: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ecocivilization outlook,study harmonious forestry processes, harmonious forestry connotation. And then analyzing that the harmonious forestry is the basics of ecocivilization build.And put forward the way of Chinese harmonious forestry build: forestry socialization, forestry ecologicalize, management systematize, main educated, industry modernization. Key Word: harmonious forestry; ecocivilization; socialization; ecologicalize; systematize; modernization;forest spirit CLC Numbers:S7-0 Q149 Document Code: A 1.生态文明与和谐林业 工业文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阻 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给陷入困境中的人类带来了曙光。 1.1 生态文明观 在众多的生态文明定义中,可以归纳为三种生态文明观:纯自然生态文明观、人与自 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和广义生态文明观。 (1)纯自然生态文明观 这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其内涵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 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 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这种生态文明定位于人类保护与恢复自然以实现自然生态 平衡的基础上,是以保护与恢复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与完整为奋斗 目标的一切进步过程和积极成果。 (2)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 这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协调统一的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将生态文明概括为人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的 协调统一为目标的一切进步过程与积极成果。即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类保护与恢复自然和 改造与变革自然的协调统一,是实现自然生态平衡与实现人类自身经济目标的协调统一, 也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不难发现,这种生态文明直接揭示了 当代自然生态危机的主要成因,即是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之间,或者说是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调与对立;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解决危机 的必然途径,即必须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统一,这种生态文明概念自身涵盖了纯自然生态 文明观。 (3)广义生态文明观 这是一种基于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人与人的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其实质是将人类 社会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而构成的广义生态系统的和谐。广义生态文明观认为,生态文 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 发展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并不属于并列关系,生态 文明的概括性与层次性更高、外延更宽。[1] 显然,第一种生态文明观旨在解决纯生态危机,第二种生态文明观旨在解决“生态 ·经 济”恶性循环,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旨在解决广义的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系统危机和社会系统 危机)。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应该采用广义的内涵, 即: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以和谐发展观为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人类社会发展 中的生态因子矛盾和社会因子矛盾,实现“人·地”共荣。[2-4]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 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 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 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农业技术和农业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三阶段是工业 文明,源于 18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瓦特[James Watt]1768 年制成了一台单动作蒸汽机为 起点),这一阶段,人类拥有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开发资 源和损失生态环境获得的。 生态文明始于 1962 年美国海洋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著作《寂静的春 天》(Silent Spring)的发表,使人类在近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梦中 惊醒。人类文明进程可以用下图表示:[5]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 果的总和。也即是指人类按照和谐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生态系统诸因子之间 和谐共生、共同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因此,在整个世界中,不仅人是主体,自 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 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 乃至整个宇宙。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而是二者平 等和谐共存。 所以,生态文明不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社会某个重要领域的文 明,而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生态文明涵盖了社会和谐及人 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1.3 和谐林业理论研究进程 和谐林业理论最早是由张国庆在 1999 年根据“林业系统自组织”理论、“按需育林”理论 与“和谐发展”理论提出的,其定义为和谐林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 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 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其内涵可以表述为:和谐林业是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先 进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同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2-14] 显然,这种定义是在我国生态危机、林区资源危机和林区社会危机等背景下,针对林 业与社会同步发展、经济与生态共同繁荣的目标提出的。理论虽然初具模型,但定义比较粗 糙,内涵表述欠准确。 2000 年,邵青还针对我国森林资源危机,提出了以森林经营理论为基础的林业和谐论: 以“建设健康的森林”提升林业为目标,以“速生先锋林”替代“速生用材林”为林业技术路线 , 由此中国的林业政策目标设置可从低级转变为高级,全面切入生态林业的经营轨道。[15] 2003 年,马爱国通过系统考量我国古代的林业思想和林业政策,提出林业发展要蕴涵 着人与大自然、人与森林要平衡发展的和谐理念,即人要确立自身行动的限度,不能无节 制地掠夺森林,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与森林发展之间的平衡与和谐。[16] 2006 年,李世东、张宏亮认为,所谓和谐林业,就是指林业建设的各个部分、各项内容、 各种要素及其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处于一种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即要努 力构建可持续经营、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人地共荣的新林业,其实质,就是要推动我国林 业建设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17] 2006 年,张佩洁等应用和谐发展理论,指出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和 谐林业就是要使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 按需生产、和谐共荣”,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 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18] 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学者在林业文化建设方面就和谐林业问题进行了的论述,其观点 基本上都是引用或间接引用上述几种观点。 1.4 其他林业理论 (1)现代林业理论 现代林业理论也是在我国生态危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根据许勤统计,现代林 业理论有 6 种模式的表述,[19]其中以江泽慧的“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 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 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为主流表达模式,并逐渐发展成为“生态建设、生 态安全、生态文明”的“三生态”理论。另外,李丽、陈建成、陈贵松还将平衡论、造血论、参与 论、预警论、跨越论融合入现代林业理论,其目标就是重点解决我国的生态危机。[20] (2)林业跨越式发展理论 林业跨越式发展是指林业在相对落后并有后发优势的国家,为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 展需要,赶超世界林业发达国家而采取的一种超常规发展模式。其内涵包括阶段跨越、速度 跨越、科技跨越、经营目标跨越、产业结构跨越。[21] (3)可持续发展林业理论 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美国著名学者 Boyler(1990)的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 要,又不对后代人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森林经营。我国学者潘存德将其定义为:对森林生 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到损害 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22]从生态方面来看,可持续林业是指无退化的林业开发;从运行上 看,可持续林业意味着森林资源消耗与再生之间达到平衡;从社会经济观点看, 可持续林业 是意味着可利用森林资源, 能为地方人口提供基本需求;从世代关系看, 可持续林业是保证 各人对森林资源

本文档由 sddwt2022-04-08 06:39:37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本站的域名是什么?( 答案:sciwk.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