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跨越

专业资料 > 经营营销 > 金融/投资 > 文档预览
4 页 0 下载 12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跨越 第 1 页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跨越 第 2 页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跨越 第 3 页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跨越 第 4 页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跨越内容摘要:

是几年不懈工作的成果 。 其三 ,是由金融想开去的问题 。 由于金融危机的威胁 ,全世界的前景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这 是一个被人们放冷了多年的题目 。可是 ,不论世界性的通货紧缩会不会真的来临 ,也不论如果 来临会不会像 30 年代那么严重 ,其现实性则的的确确摆在面前 ,无可置疑 。 也是由于金融危机威胁到全世界 ,对自由市场经济到底应该怎么看 ,在老牌的自由市场经 济国家里 ,成为又一个热门的话题 。当然 ,没有人从根子上否定市场经济 。但近些年来几乎一 统天下的论调 — — —只要强力推进自由化 , 全世界就会有美妙的将来 — — —重新受到了挑战 。其 中 ,有涉及对资本主义本性的评论 ; 但更多的是环绕国际间的资本流动 ,以市场并非万能来批 驳市场万能论 ; 以不能让市场决定一切来批驳让市场决定一切论 。 形势的这种转换以及淡出了几年 、 十几年 ,甚至几十年的一些基础经济理论又重新讨论起 来 ,说明客观经济生活的基本规律是长期起作用的 。斗转星移 , 改变的是经济规律的表现形 式 ,而不可能把经济规律取消 。经济理论会帮助人们不被当前的现象所迷惑 ; 但在当前的现实 包围中 ,人们却往往不自觉地忘掉了经过多少代人发展的基本理论 。这必然会降低统揽全局 的洞察力 ,失先着之机 。 其实 ,一切问题既新又不新 ,新的问题中都有老的骨架和脉络 。就以改革前后对比来说 , 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如何把握对生产力的态度 。但无论是哲学还是经济学 ,生产力 ,这都是基 础而又基础的理论 。所以 ,为了理解当今 ,必须强调学好基本理论 。但我们不是“九斤老太”, 今不如昔 ; 没有随时代开拓进取并使基本理论不断发展的立足点 ,简单重复多少年前的理论条 文 ,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 中国人有信心在国际上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也完全有信心期待着一个具备高效率的中 国金融体系会成为国际金融舞台上日益被重视的重要成员 。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跨越 张卓元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00836)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 ,中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转轨进入了崭新的加速阶段 。公有制为主体 、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初 步形成 ; 正在逐步形成和进一步探索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 市场机制在经济 运行中开始起主导作用 ; 全方位对外开放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 一系列改革的成果已由立法巩固 下来 ,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多地由立法予以推动 ; 等等 。 一、 1992 年秋党的十四大 ,根据邓小平年初南方讲话的精神 ,确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实现了对改革目标认识的重大飞跃 。 确认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意味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以提 16 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 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进行 ,主要是纠 正市场的缺陷和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 努力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途径 ,使 市场经济的发展同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联系起来 ;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参 与国际市场竞争 ,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 等等 。 认识的飞跃促进了改革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 。首先 , 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 各类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 、 生产资料市场 、 生产要素市场迅速发展 ,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在 1992 、 1993 年基本上实现了向市场单轨价过渡 , 实物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率先实现向市场价格 体制转轨 ,从而为市场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 其次 ,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加速 ,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迈大步 。1993 年以来 , 我国个体 、 私 营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情况如表 1 和表 2 。 表1  1993 —1996 年个体经济发展统计表 表2   1993 —1996 年私营经济发展统计表 年份 户数 ( 万户) 人数 ( 万人) 营业额 ( 亿元) 1993 1766199 293913 330912 1994 218616 377519 421114 1995 252815 461319 897215 1996 270317 501711 1155412 1997 285019 544110 户数 投资者数 雇工人数 注册资本金 ( 万户) ( 万人) ( 万人) ( 亿元) 1993 2318 5114 32112 68015 1994 4312 从业人员共  559 144718 1995 65145 133196 822101 2621171 1996 81193 170145 1000168 3572137 1997 96107 从业人员共  134913 5140112 年份   再次 ,对外开放迅猛扩大 ,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局面 ,有力地推动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 从 1993 年起 ,我国连续 4 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并居世界第二位 ,仅次 于美国 。1997 年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 620 亿美元 , 比上年增长 13 % 。1992 年以来 , 我国对 外贸易获得较快发展 ,进出口总额 ( 按美元计算) 从 1991 年的 135613 亿元增长到 1997 年的 325016 亿元 ,增长 11397 倍 ,年均增长 1517 % 。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序已上升到第 10 位 。 二、 1993 年 11 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 的决定》,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 ,有两方面的突出贡献 。 其一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 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 还来不及对这一崭新的体制结构作出具体的描绘 。这需要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 ,需要对改革 以来的大量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概括 , 需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 1993 年 11 月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 对此作出了有开创意义的回答 。全会决定提出 , 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 :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 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 ,进一 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产权清晰 、 权责明确 、 政企分开 、 管理科学 的现代企业制度 ;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 场相互衔接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 观调控体系 ,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效率优先 、 兼顾公平的收入分 配制度 ,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 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17 其二 ,明确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逐步摒弃从 1987 年以来沿袭多年的企 业承包制形式 。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是沿着所有制改革和经济运行机制改革两条主线展开的 。到 90 年 代初 ,以价格改革为中心的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已 逐步起主导作用 。与此同时 ,所有制改革 ,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 ,却进展相对缓慢 。其中一个 原因 ,是因为从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国有企业一直维持不利于制度创新的落后的承包制形 式 ,使企业的经营机制不能很好转换 ,仍然是只负盈不负亏 ,大锅饭体制没有彻底打破 。深化 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 ,要求改革思路有重大转变 。三中全会的决定根据江泽民同志 几次讲话的精神 ,明确提出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 权清晰 、 权责明确 、 政企分开 、 管理科学 。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 索 。这意味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真正沿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向前推进 ,标志着我 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崭新的阶段 。 在三中全会决定指引下 ,1994 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两大突出进展 。一是大步推进财 税、 金融 、 外汇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开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 管理体系 。这一改革的成功 , 有利于我国经济从 1993 年以来的过热状态逐步恢复平衡与稳 定 ,并于 1996 年顺利实现“软着陆”。二是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其中由国务院直接抓的有 100 家 ,为国有企业改革积累经验 ,为以后推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创造条件 。 三、 1997 年党的十五大 ,是在世纪之交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 保证全党在邓小平同志逝世 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的大会 。江泽 民同志作的十五大报告 ,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 署 ,是党和国家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 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思路有新的重大贡献 。下面只举最突出的两 点。 一是十五大报告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入手 , 阐述深化国企改革 。这是具有重要意义 的战略部署 。国企改革涉及两方面问题 ,一是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 。既然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定位为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那么 ,其它非重 要行业和非关键领域 ,国有经济就可以逐步退出 ,以加强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 键领域的控制 ,这就要收缩国有经济战线 ,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 。二是对国有大中型企 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这方面 1994 年起已开始试点 ,正在逐步推进 。当前碰到的突出问 题 ,即国有经济究竟要在哪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进行控制的问题 。1995 年 , 党和政府已提 出“抓大放小” 的方针 ,但因各方面认识不一致 ,执行得不是很好 。十五大报告从调整和完善所 有制结构的角度 ,从明确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在于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 领域的角度 ,进一步阐发了“抓大放小”的方针 , 使大家更加明确哪些需要保留国有或国家控 股、 参股 ,哪些国有部分可以逐步退出 ,这样就进一步明确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和步骤 ,并在实践 中易于操作 。十五大后 ,各地加快了国企改革的步伐 ,特别是加快了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 步伐 ,说明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角度 ,来加快推进国企改革 ,是很高明的一着棋 。 二是建立社

本文档由 sddwt2022-04-08 20:18:02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本站的域名是什么?( 答案:sciwk.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