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论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

专业资料 > 经营营销 > 经济/市场 > 文档预览
2 页 0 下载 11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论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 第 1 页 论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 第 2 页

论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内容摘要:

论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 鲁 摘 全 要: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彼此影响关系。从结构性的分析视角 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模式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尽相同,不 能简单地从总体上判断两者的关系,而需要结合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形势进行具体分 析;从社会保障的专业视角看,收入效应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预期效应稳定了国民预期、提 高了消费倾向,产业效应可以拉动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就业效应创造了更 多的就业岗位需求。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关系中,涉及经济发展的定位与社会保 障、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社会保障、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与社会保障、新经济形态与社会保障、企 业负担与社会保险缴费等重大问题。在新时代,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应当良性互动、彼此促 进,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当前经济发展遭遇困难的主要原因,但确实需要通过调整和完善相关 制度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从而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共同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关键议题 中图分类号:D632.1;F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04(2021)02-0059-09 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是国民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一组重要关系。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 社会保障的目的则是通过再分配的手段来抵御各种风险,两者相互影响。在全球视野下,既有 1935 年 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而出台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的事实,以说明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良性 互动关系的积极观点;也有将 2008 年欧洲次贷危机归咎于福利水平过高,从而将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对立起来的消极观点。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这组关系同样受到关注。一方面,世纪之交的社 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减轻国有企业改革阵痛、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转型发挥了不 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亦成为近期优化营商环境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 举措。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深入阐释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并对处理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社 会保障关系的关键议题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鲁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100872。 59 2021.2 一、已有研究成果回顾 随着社会保障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其视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 由于社会保障并非生产性的制度,因此,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主要是考察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影 响,即形成了“是什么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对这些因素会产生什么影响”的分析路径。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新古典主义和新增长主义两个阶段。①在新古典主义的框架下,经济 增长主要源于物质资本的积累,即储蓄的规模。有学者考察了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提出了资产替代 效应抑制居民储蓄和引致退休效应促进居民储蓄的假设,②社保对储蓄的总体影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 的综合结果。还有学者指出,当居民具有较强的遗产动机时,社保制度不会改变理性人的跨期预算约 束,故对居民储蓄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影响是中性的。③ 新增长主义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源于人力资本积累。就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而言,可以 区分为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家庭投资)两部分。其中,社会保障中的教育福利等项目显然有利于公共 教育投资。有学者认为,公共教育投入增加可提升社会保障收益,从而阐释了社保制度有利于公共教育 投资的政治逻辑。④社保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效应则颇具争议,它取决于社会保障对代际关系及生 育行为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的内涵。如果将人力资本理解为数量概念,即劳动力供给总量,则社保既 可能因为替代了家庭保障而使得出生率降低,也可能因为分担了育儿成本而使得出生率提高;如果将其 理解为质量的概念,那么社会保障降低了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家庭会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从 而提高质量。⑤ 针对上述理论假设,大量的实证研究并未达成普遍的共识,从而充分说明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 存在较为复杂的彼此影响关系,需要深入研究。 二、结构性的分析视角 通过上文的简要回顾可以发现,其一,既有的研究主要从总体的视角出发,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 发展,而缺少结构性的视角;其二,既有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而缺少基于社会保障视角的 分析。有鉴于此,本节将针对第一点不足,对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做进一步的结构性分 析,下一节将从社会保障的视角分析两者的关系。 ① 张盈华、杜跃平: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最新研究综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年 第 2 期。 ② Feldstein M., “Social Security,Induced Retirement,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2, No. 5, 1974, pp. 905~926. ③ Barro R. J., “Are Government Bonds Net Weal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2, No. 6, 1974, pp. 1095~1117. ④ Kaganovich M., I. Zilcha, “Pay-as-you-go or Funded Social Security? A General Equilibrium Comparison”,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Vol. 36, No. 4, 2012, pp. 455~467. ⑤ 郭凯明、龚六堂: 《社会保障、家庭养老与经济增长》, 《金融研究》2012 年第 1 期。 60 论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 (一)经济发展阶段与社会保障 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历史发展表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要求不同①,而社会保 障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也与社会保障的发展阶段有关②。因此,有必要引入发展阶段的视角,从宏观和 动态的维度考察两者的关系。 首先,从生产方式的演变来看,只要有一种社会经济生产方式,就会有一种社会保障模式。在农业 社会,以个人捐赠为主体的传统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期间,个 体贫困风险转变为群体贫困风险,社会救助制度应运而生;在工业化社会,收入方式及其风险发生变化, 社会保险制度成为历史的必然;在后工业化社会,传统的雇佣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团结和社会融 合成为主要议题,社会福利与服务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其次,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但这种关系也并 非绝对,而是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在经济水平较低的阶段,满足当前基本需求被摆在首位,社保制度 不会得到高度重视;进入中高发展阶段,尤其是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时,收入分配差距成为重要的经济 社会问题,而具有再分配属性的社保制度必然得到重视;一旦进入极高水平的发展阶段,物质资源极其 丰富,可以按需进行分配,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会相对下降。 第三,从经济发展的目的来看,最初经济发展的目的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使得产出总量最大。在这 个阶段,改革的判断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增加经济总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积累达 到一定水平,国民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满程度增加,对于分配方式更加关注。在这个阶段,改革的目 标就不仅是要提升经济总量,同时还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且确保经济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社 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随之提升。 (二)经济发展动力与社会保障 在开放的宏观经济格局中,贸易、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不同的经济条件和 经济发展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会有所差别,而不同的经济发展动力对于社保的要求也是有 差异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社会保障地位和作用的差异。 在以国际贸易为经济主要拉动力的发展模式下,一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全球范围内的比 较成本优势,其中,自然资源的优势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多寡,例如海湾地区部分国家依靠充足的石油储 备作为经济支撑;人力资源的优势则或者取决于基于劳动力数量的劳工成本,或者取决于基于劳动力质 量的技术创新。当一国以劳工成本作为比较竞争优势时,社会保障自然会被视为劳工成本的重要组成 部分而受到严格的限制,因为过高的社保水平便意味着劳工成本优势的丧失。但当一国视劳动力质量 为比较优势时,社会保障则会被作为社会投资而得到重视。 以投资作为经济主要拉动力的发展模式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保障尤其 是社会保险缴费被视为劳动力成本的组成部分,提高了投资的成本,使得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逐底 ① 张浩淼: 《历史比较视角下的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基于欧美部分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分析》, 《兰州学刊》2017 年第 9 期。 ② 杨翠迎、何文炯: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 《公共管理学报》2004 年第 1 期。 61 2021.2 竞争”。另一方面,对投资资金的需求会使得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偏好于积累制而非现收现付制,因为 前者将为投资提供规模庞大且稳定性极强的资金储备。 在以消费作为经济主要拉动力的发展模式下,居民的消费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收入水平, 其二是边际消费倾向。社会保障对其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有些社会保险缴费项目降低了参保者的 当期可支配收入,但却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提高了其他群体的当期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给 参保者以稳定的安全预期,从而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因此从总体上看,社会保障制度是有利于拉 动消费的。 (三)经济发展产业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模式是与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既 带来了新的风险致因,如失业、工伤、退休等,也孕育了解决风险的机制,即劳资双方缴费、政府补贴,遭 遇风险的劳动者受益,从而对参保的全体劳动者具有福利性。不难看出,这种针对劳动者的福利性是以 “多方缴费、单方收益”为基础的,即社会保险需要建立在较为稳定的劳资关系基础上。因此,社会保险 制度往往是工业化国家的首选,这些国家的劳动者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具有较为稳定和长期的雇佣 关系。 然而,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第二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越来越高, “机器取 代人”的趋势愈发明显。相应地,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体产业。相比第二产业稳定的劳动关系 而言,第三产业的就业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上看,劳动与资本在所有权上的 分离不再是绝对的,越来越多“既出钱又出力”的就业方式开始出现;从受雇方式看,雇主的形态正在发 生重大变化,平台经济、

本文档由 sddwt2022-04-08 20:05:45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本站的域名是什么?( 答案:sciwk.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