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绿色GDP 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

专业资料 > 经营营销 > 财务管理 > 文档预览
5 页 0 下载 12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绿色GDP 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 第 1 页 绿色GDP 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 第 2 页 绿色GDP 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 第 3 页 绿色GDP 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 第 4 页 绿色GDP 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 第 5 页

绿色GDP 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内容摘要:

中国发展 ‘‘ 2002年第1期 绿色GDP”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 牛文元 (中国科学院,北京,100864) 摘要本文阐述了“绿色GDP”理论的国际研究背景,回顾了中国“绿色GDP”理论的研究与 实践,总结了资源环境核算的基本模式,分析了中国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 关键词绿色“GDP”;环境;核算 一、“绿色G DP”理论的国际研究背景 GDP仅仅衡量经济过程中通过交易的产品与服务 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 之总和,它假定任何的货币交易都“增加”社会福利, 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曾被经济学 但在交易过程中到底是增加社会财富还是减少社会 大师凯恩斯推崇有加,特别是在战后全球经济普遍 财富,它并不能加以辨识。因此,GDP中包括有损害 复苏的背景之下,GDP逐渐演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 发展的“虚数”部分,从而造成了它对发展的不真实 经济社会是否真正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20世纪 表达;与此同时,它只反映了增长部分的“数量”,尚 6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性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无法反映增长部分的“质量”【2】。从社会角度看,GDP 等问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挑战,一些经济学家和有 将好的、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算在经济指标之中;从 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使用GDP来表达一个国家或地 环境角度看,它认为自然资源是自由财富,不去考虑 区经济与社会的增长与发展存在明显的缺陷,他们 自然资源的逐渐稀缺性,也不去考虑如何解决资源 强烈呼吁改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纠正以 的质量下降和耗竭性资源的枯竭等问题;从经济角 “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的缺陷。1992年 度看,它只记录看得见的、可以价格化的劳务,其它 里约会议之后,可持续发展观被世界各国政府广泛 对社会非常有贡献的劳务却被摒除在外。由此可见, 认同,人们普遍意识到需要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 GDP作为测量国家财富指标的缺陷很多,它并不能 体系进行修正,从传统意义上的GDP中扣除不属于 真正地表达全球或区域、国家的发展。美国世界资源 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从而再现一个真实的、可 研究所在《世界资源报告》(1996~1997)中指出【31, 行的、科学的指标,即“真实GDP”,也就是我们所说 1950~1997年,全世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值从5 的“绿色GDP”,使其能更确切地说明增长与发展的 万亿美元增长到29万亿美元,增长了近5倍。但是 数量表达和质量表达的对应关系。 与此同时,全球木材使用量增加了8倍,纸张消耗增 从理论上来说,“绿色GDP”=(传统GDP)一 加了6倍,鱼捕捞量增加了3倍,化石燃料使用量增 (自然部分的虚数)一(人文部分的虚数)H1。由于 加了5.5倍。至于空气、水的污染,更是不知道增加 收稿E1期:2002年2月 作者简介:牛文元,教授,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   一9一 中国发展 “啪麓㈣㈣黝溯蹦■函崮鹾备誊嘘白—函蠢■回嗌 2002年第1期 了多少倍。《报告》指出,“不幸的事实是,随着经济 标考虑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如财富分配 增长仍在全世界的继续,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不但 不公,失业率、犯罪率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加明晰 不能保持,反而以更快的速度恶化。”这使得世界的 地区分经济活动中的成本与效益,如医疗支出等社 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越来越紧张的关系。 会成本,不能算作是对经济的贡献。按此计算,澳大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世界各国政 府、著名国际研究机构和著名科学家就如何构建以 利亚从1950年到1996年间,实际增长率只有官方 公布GDP增长率的70%。 “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直在进 行着艰辛的理论探索。 1995年9月,世界银行首次向全球公布了用 “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 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了“生态 标,从而使“财富”概念超越了传统范式所赋予的内 需求指标”(ERI),试图利用该指标定量测算与反映 涵。“扩展的财富”由“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 经济增长对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资本”和“社会资本”4大组要素构成151,专家们公认 1972年,托宾(James Tobin)和诺德豪斯 (William nomic “扩展的财富”比较客观、公正、科学地反应了世界各 Nordhaus)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Net Eco. 地区发展的真实情况,为国家拥有的真实“财富”及 Welfare),主张把都市中的污染等经济行为 其发展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种可比的统一标 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DP中扣除,同时,加进去被 尺。 忽略的家政活动、社会义务等经济活动。按此计算, 特别指出的是,世界银行所提出的“真实储蓄 美国从1940年到1968年,每年净经济福利所得几 率”指标,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与发展水平 乎只有GDP的一半。1968年以后,二者差距越来越 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判据。世界银行副行 大,每年净经济福利所得不及GDP的一半。 长塞拉杰尔汀说:“真实储蓄率既抓住了财富现实衡 1973年,日本政府提出净国民福利指标(Net National Welfare),主要是将环境污染列人考虑之 量的本质内涵,也着眼于用真实储蓄率的动态变化 去衡量财富影响的长远后果。” 中。国家制定出每一项污染的允许标准,超过污染 1996年,Wackernagel等人提出了“生态印迹” 标准的,列出改善所需经费。这些改善经费必须从 度量指标(Ecological Footprint),主要用来计算在 GDP中扣除。按此计算,虽然当时日本GDP年增长 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 8.5%,但是扣除治污费用后,只有5.8%的增长 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产土地面积。世界按60亿人1:1 率。 计算,人均生态足迹仅为2.3hm2;地球承载能力只 1989年,卢佩托等(Robea Repetoo)提出净国内 生产指标(Net 有1.8hm2。如果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建议, Product),重点考虑了自 留出12%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以保护地球上其它 然资源的耗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选择自 3000万个物种的话,则人均生态足迹是2 hmz。从全 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印度尼西亚为研究对象,按他们 球范围来看,人类的生态足迹已超过了全球承载力 设计的指标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印尼从1971年到 的30%,人类正在耗竭自然资产存量。 Domestic 1984年间,虽然GDP的增长率为7.1%,但是扣除 1997年,Constanza和lubchenco等人首次系统 由于因石油耗损、木材减少以及由于伐木引起的水 地设计了测算全球自然环境为人类所提供服务的价 土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后,实际增长只是4.O%。 值“生态服务指标体系”(ESI)。他们把全球生态系 1990年,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戴利(Herman 统提供给人类的“生态服务”功能分为17种类型[31, Daly)和科布(John B.Cobb)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 把全球生态系统共分为20个生物群落区。由此,他 标(Index 们计算了“生态服务”价值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该指 一7D一 2002年第1期 (GDP)之间比例关系(1:1.18)。该指标体系的提出, 从学术界、理论界来看,我国国内的一些著名研 对更加深刻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可持 究机构和知名学者一直在跟踪这一领域的世界前沿 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研究成果与学术研究的动态与趋势。研究单位主要 二、国内“绿色GDP”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集中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大 从政府层面上来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 学、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等。研 与实践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究领域与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阶段(1951—1981),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 1)自然资源环境核算与国民经济体系的相互 体系制度基本上属于MPS,即物质产品平衡表体 关系研究; 系,这一体制是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 2)将自然资源环境核算纳入国民资产负债(国 民财富)核算的方式及核算途径的研究; 适应的; 第二阶段(1982—1991),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 3)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生产帐户”(GDP)的 系制度的转型阶段,MPS与SNA两种核算制度并 生产方式方法及核算途径的研究; 存,它是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适应 4)关于“中国综合经济与环境核算体系”的核 的; 算模式、核算理论、原则与方法的研究。 第三阶段(1992—1995),1992年我国正式启用 例如,早在1988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 SNA核算体系(1968年修订),该体系在实质内容上 头,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与美国世界资源研 与当时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核算制度基本相同,是 究所合作,进行了《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 与国际统计口径相接轨的。但是由于SNA核算体系 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该项目主要侧重于探索将自 所固有的缺陷,即它不能全面反映经济、社会、科技 然资源环境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与方 和资源环境状况及其内在的、本质的相互关系,因 法。1996--1999年北京大学先后应用“投入产出表” 此,以SNA为基础构建以“绿色GDP”(GGDP)为核 基本原理,提出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核算,即对中 心、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核算体系, 国资源一经济一环境的综合核算,并且对1992年中 是学术界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 国的EDP、GGDP进行计算。该研究侧重于对“中国 务。 综合经济与环境核算体系”的核算模式、理论与方法 第四阶段(1995~现在),SNA国民核算体系的 的探索。国家环保局(1998)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小 改革和向联合国新的国民核算体系(1992修订)与 组(2001),依据世界银行的“扩展的财富”的思想、概 SEEA体系(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过渡阶段。从 念和计算方法,分别对中国1978年以来的国民储蓄 总体来说,SEEA与SNA在概念上是一致的,其本质 率进了计算与分析。该研究主要侧重于将自然资源 不同在于SEEA在资本使用

本文档由 sddwt2022-04-08 17:00:4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本站的域名是什么?( 答案:sciwk.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