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专业资料 > 医疗卫生 > 基础医学 > 文档预览
5 页 0 下载 14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第 1 页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第 2 页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第 3 页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第 4 页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第 5 页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容摘要:

微生物学通报 Apr. 20, 2016, 43(4): 730−734 http://journals.im.ac.cn/wswxtbcn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854 Microbiology China tongbao@im.ac.cn 高校教改纵横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明秋*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200438) 摘 要:“对分课堂”是国内学者新近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作者在生命科学专业基础课程“微生 物学”的教学实践中,初步应用了这种模式,力求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有 机结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批判 性思维,促进其个性发展,通过拓展教学时空、增强教学吸引力,更好满足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 内涵式发展要求。 关键词:对分课堂,微生物学,教学模式 Application of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PAD) class in Microbiology teaching LIU Ming-Qiu*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 PAD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 is a new teaching model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lecture and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d the application of PAD class in Microbiology teaching. This new method encouraged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and produced good learning effects. Moreover, it increased both student-student interaction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and out of classroom, promoted critical thinking, expanded teaching time and space. All these made our teaching being more attractive to students. PAD class is good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notationorien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and leaning quality. Keywords: PAD class, Microbiology, Teaching model Foundation item: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of Fudan University (No. 2013JL09) *Corresponding author: Tel/Fax: 86-21-51630591; E-mail: liumq@fudan.edu.cn Received: October 31, 2015; Accepted: December 16, 2015; Published online (www.cnki.net): January 04, 2016 基金项目:复旦大学 2013 年度本科教学研究及教改激励项目(No. 2013JL09) *通讯作者:Tel/Fax:86-21-51630591;E-mail:liumq@fudan.edu.cn 收稿日期:2015-10-31;接受日期:2015-12-16;优先数字出版日期(www.cnki.net):2016-01-04 刘明秋: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731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以质量 时间上清晰分离的 3 个过程,分别为讲授 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新常态。近年来,无论 (Presentation) 、 内 化 吸 收 (Assimilation) 和 讨 论 是一线教师还是教学管理层面,都在努力思考和尝 (Discussion),也称为 PAD 课堂。自 2014 年 9 月开 试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以及 始推广,“对分课堂”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迅速引 学习方式的创新,力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 发很多实践,不少教师认为“对分课堂”有可能给传 高人才培养水平。在教学方法上,涌现了从满堂灌、 统课堂带来深刻变革。 填鸭式的传统方式到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方 2 法的创新。在微生物学教学中也尝试有知识关联教 效果 学策略[1]、多元化教学法[2]、PBL 教学法[3]、案例教 学法[4]、WPBL 教学法[5]、五步教学法[6]等。这些尝 试都是为改变包括微生物学教学在内的当前课堂 教学中以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和 主动性不足的现状,走出生生交流少、师生互动少、 评价方式单一的困境,实现在教学全过程中激发和 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 展、提升教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目标。 “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基础课 程,是多数高等院校生物专业的必修课,也是现代 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微生物学是一门 历史较短、发展较快、纵(其中阐述的生物学规律) 横(其中包含的各大类微生物)交错和广泛联系实际 的学科,具有覆盖面广和跨度大等特点,学习过程 中存在“听得懂、理不清、记不牢”的现象。在比较 了多种教学方法后,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 模式——“对分课堂”,试图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 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 自主性,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走向主动 学习。 1 “对分课堂”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及 2.1 教学组织 为让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有充分了解,在学生 选课阶段笔者就将教学大纲上传到选课系统,以便 学生作为选课参考,并在第一节课解释“对分课堂” 模式的关键点。教学设计的要点如下: 整体安排:教师课堂讲授章节重点内容,学生 课后阅读教材,写出读书笔记(作业)。根据书后重 要概念和问题进行复习,预备交流。下次课前一半 时间(根据情况 15−40 min)交流讨论,后部分时间教 师讲授下一章节内容。读书笔记(作业)上交教师评分。 作业要求:通过网络平台递交电子版或照片。 作业目的是督促学生复习,保证理解基本内容,能 够进行深入、有意义的交流讨论。 作业即写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把读书笔记看作 在学习、理解章节内容过程中的助记和概要。鼓励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写出独特的分析、思考和体 会。同时要写出“亮闪闪”、“帮帮我”、“考考你”。“亮 闪闪”要列出收获最大的内容,至少一条;“帮帮我” 列出不懂的问题,讨论时求助别人,至少 3 个;“考 考你”列出自己弄懂了,但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 “对分课堂”简介 的问题,挑战别人,至少 3 个。读书笔记的形式可 “对分课堂”是张学新根据国内大学课堂的现 [7] 以多样化,不拘一格。 状、基于心理学规律提出的课堂改革新模式 。其 讨论内容及意义:回顾重要概念,表述个人理 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进行讲授,另 解,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互相挑战,互相启发, 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突出课 深入理解,共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分享体验, 堂讨论过程。其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 分享智慧,开阔视野,展示个性,锻炼合作。 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 分组方式:学生通过抽签决定小组成员。随机 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 分成 4 人一组,组内成员自己指定组长、秘书、发 Tel: 010-64807511; E-mail: tongbao@im.ac.cn; http://journals.im.ac.cn/wswxtbcn 微生物学通报 Microbiol. China 732 言人。 考核方式:作业 50 分,10 次作业,每次满分 计 5 分,期末闭卷考试 50 分。 学生认可:按照这种模式完成三周教学任务(两 次完整的“对分课堂”)后,以无记名方式进行表决, 近 80%学生选择继续采用对分模式。 2016, Vol.43, No.4 生带来相关的英文书籍。虽然没有找到原文,但提 出这些问题,说明学生开始对教材、经典实验进行 质疑性思考。通过给学生机会发表见解,激发更多 同学参与到思考和讨论中来,是批判性思维、创新 意识的体现。 (3) 作业认真,深层次、延伸性问题逐渐增多。 2.2 学生课堂表现 实施对分模式后,学生的课堂表现与传统课堂 学生认真地阅读教材,完成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 相比有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在: 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后,提出的延伸 提出“考考你”和“帮帮我”的问题。如,有学生在学 (1) 讨论积极,课堂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上课 性问题“细胞壁有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的 后,学生能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并带着作业到课堂 作用,但是从本章的学习中很难看出细胞壁与细菌 上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不仅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而 个体形状之间的关系,究竟什么是决定细菌个体形 且在小组总结环节也针对一些问题积极发言。例 状的关键因素?”有学生通过“提问—自学—解答” 如,其中一个小组提出微生物的定义是否科学的问 的过程,将自己容易混淆的“帮帮我”转变为“考考 题,如蘑菇是不是微生物?另一个组的同学主动应 你”。如,对“蓝细菌与光合细菌的关系”在概念(产 答:微生物的特点是小、简、低,而蘑菇第一个体 氧/不产氧光合作用)、代谢途径(非循环式/循环式光 不小、第二结构复杂、第三也不是低等生物,所以 合磷酸化)上进行了详细比较。 蘑菇不是微生物。第三个同学则反驳道:蘑菇是微 作业中不乏对教材内容的质疑和深度思考,如 生物,因为它的单细胞个体具有微生物的基本特 对“教材 p39 页关于管状蓝细菌和球状蓝细菌的描 征,日常所见的蘑菇与其他真菌一样也属于微生 述可能有误”的思考,也有对“

本文档由 sddwt2022-04-08 17:07:09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本站的域名是什么?( 答案:sciwk.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